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醫大師石學敏表示,中醫藥學是中國古代科學的瑰寶,也是打開中華文明寶庫的鑰匙,中醫針灸作為世界衛生組織列出的主要學科和應用最為廣泛的傳統醫藥治療手段,為加強傳統醫學與現代醫學交流互鑒、助力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發揮了重要作用。今年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周年,大家可以此次大會為契機,持續推動中醫針灸的傳承創新,提供優質的中醫針灸服務,為講好中國故事貢獻中國的智慧。
世界針灸學會聯合會主席、中國中醫科學院學部委員劉保延表示,中醫藥學為中華民族繁衍生息作出了巨大貢獻,對世界文明進步產生了積極影響。其中,中醫針灸是民心相通、文明互鑒的橋梁和紐帶。
“充分發揮中醫藥防病治病的獨特優勢和作用,為建設健康中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中國中醫科學院原院長、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副會長兼中醫藥委員會會長曹洪欣表示,把握“守正創新”方向成為高質量發展中醫藥關鍵。
堅持中西并重、注重中西醫優勢互補。曹洪欣指出,構建中國特色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完善維護健康、防病治病的中國智慧與方案,為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貢獻力量。